3月15日上午9时30分,由传媒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赵云泽教授主讲的专题讲座“网络群体性情绪传播的原理及特征”在教科楼804举行。讲座由人文艺术学部副部长张媛媛主持,学院师生3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赵云泽教授强调了真正的文科要研究宏观复杂结构,透过网络情绪传播的现象洞察其背后的特征及规律,为做好网络情绪引导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参考。他从认识情绪和情绪传播、网络情绪是如何形成的、几种主要网络情绪的传播特点、分类情绪引导及平台总体引导策略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展开主题论述。

赵泽云教授认为情绪是传播的原动力,情绪传播深刻影响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在以社交媒体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网络话语权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什么造就了社交媒体文章的10万+等研究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同时,他还联系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对报告进行补充和拓展,使听众对网络群体性传播的原理、特征及引导策略有了更全面、客观和深刻的理解。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就主题报告和学术研究与赵泽云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赵云泽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研究经验及富有人文关怀的态度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的一致掌声。

【人物介绍】赵云泽,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情绪传播与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新闻春秋》杂志副主编。研究集中于情绪传播、新媒体、网络舆论、新闻发布、政治传播、品牌传播、中外新闻史等方面。近些年研究在情绪传播、沟通动力模型、新闻发布、政治传播、网络舆情、品牌传播等方面贡献突出。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大型企业研究课题。参与教学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初审:彭步云;复审:陈海峰;终审:方雪琴)